“对辖区皮带和辅助设施排查有时不到位,‘看惯了、习惯了’的思想确实存在,今后,一定要端正思想,按照标准整改……”这是前不久,在山东能源兖州煤业公司东滩矿机电工区“三惯、三不到”民主生活会上,机电工区副区长朱涛站在台上,红着脸、冒着汗作出的承诺。
针对有的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高、工作能力不足、业务知识不够、现场问题不能发现等问题,东滩矿矿长曹怀轩在安全办公会上斩钉截铁地要求:“必须找准病灶,靶向治疗,全面来一次‘刮骨疗伤’。”
走出思想“舒适区”,给安全生产戴上“紧箍咒”
近年来,东滩矿安全管理机制日益健全,自主管理、“双防”机制、网格化管理在东滩煤矿先试先行、示范引领。承办的全国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现场会、煤矿安全科技进山东等一系列大型会议,在煤炭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
但相继发生的工作面过断层冒顶、机电提升设备故障等问题,显示出各级安全意识、管理能力、现场质量标准化需要进一步提升。
自2020年11月份开始,东滩矿深入开展“三惯、三不到”专项整治活动,让干部职工走出思想“舒适区”,给安全生产戴上“紧箍咒”。
“过去,工作现场中习惯了工具随意乱扔、乱放,导致现场杂乱无章,等到想用工具的时候,第一时间找不到,也容易丢失和遗漏。”“经常用的设备,认为天天排查不会有问题,有时会对设备检查流于形式。”……这是东滩矿综掘一区召开的专题分析会上,职工李路军对“三惯”方面的自我剖析。
把自己的缺点赤裸裸地摆在大家面前,对李路军来说,印象深刻,“自己剖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感觉更真实。”
东滩矿党群工作科工作人员介绍,东滩矿以支部为单位,通过召开专题分析会、民主生活会、座谈交流会等方式,分层次开展专项整治,在职工层面重点开展“三惯”专项整治,深刻反思是否存在麻痹松懈的思想情绪;是否存在侥幸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思想;是否存在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行为;是否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在管理人员层面重点开展“三不到”专项整治,树牢“看不到、想不到、查不到的风险就是最大风险”的理念,排查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看不到的问题、想不到的隐患、查不到的违章,及时发现苗头性、规律性问题,切实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专项整治,基础在“专”,关键在“整”,要害在“治”。对于查摆出的问题,东滩矿梳理形成职工层面清单和管理人员层面清单,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目前全矿25个党总支、支部共梳理问题523条。
正视问题、直面矛盾,不回避、不绕道
“整改措施太笼统,不具体,有点大而化之,需要重新制定整改措施……”东滩矿机电工区党支部书记赵东赞对副区长朱涛的整改措施不满意:“开展‘三惯、三不到’专项整治活动,目的就是对平时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的事进行纠正,对管理人员想不到、看不到、查不到的问题进行提醒,我们必须瞪起眼、端正态度、转变思想抓整治……”
“像之前蜻蜓点水般地指出问题,糊弄一下,看样真不行了。这次是动真格,不能含糊。”管理人员唇枪舌战,点名道姓,直奔问题,不留情面,火药味儿十足。
“对查摆出的问题仔细研究,深入分析,综合判断,明确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正视问题、直面矛盾,不回避、不绕道。”东滩矿党委书记陈忠义认为,“对于短期内能整改的问题,一定要立行立改,根除顽疾;对于一时改不了的问题,要建立挂账销号制度,强化责任担当,明确整改时限;对于整改后的问题,要及时开展“回头看”,对整改问题是否出现反弹、整改效果是否虚假进行不定期督查,‘回头看’查得扎实,‘向前走’才能走得踏实,走得更远。”
此次活动分为全面自查、问题整改、检查剖析、总结提升四个阶段,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底,贯穿岁末年尾安全生产薄弱期,目前活动处于问题整改阶段。
如何让整治活动有实效?据了解,东滩矿把“三惯、三不到”专项整治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和“六化”目标管理检查,有关部门对此次活动进行全面督导,推动整治活动保持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加强采掘智能化技术攻坚,提高智能化工作面系统配套性、功能可靠性和技术成熟度,保障常态化、高效化运行。在井上下推广智能巡检、智能安检和远程在线监控,实现无人值守、少人巡检。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基础工程、生命力工程,强力推行专业评差、末位警示和“红黄旗区队”竞赛活动,倒逼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提档升级。推行“干部上讲台”“专业技术大交流”“周末大讲堂”等精准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灾害防治、工艺创新、设备原理维修等高新技术、前沿性专业培训,确保矿井今年4月12日实现跨年度安全生产十五周年、年终实现第十五个安全年。
(文/王建 邱长鹏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兖州煤业公司东滩矿)
(责任编辑:邵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