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市区委部署,全方位、多渠道凝聚发展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兖州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在济宁审计中心领导下,立足辖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实际,创新探索“按揭农业”信贷服务模式,助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末,兖州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72.85亿元,较年初增加12.78亿元,增幅21.28%;累计发放“按揭农业”贷款7户、360余万元。
“党建引领”促合作
政银共搭融资平台
“按揭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以政府推动、社会资金投入、金融支持、农户按揭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在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优势种殖产业,配套提供研发繁育等技术服务。兖州农商银行依托辖内新兖镇牛楼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了“按揭农业示范基地”,与新兖镇牛楼村党委签订“助力普惠金融建设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暨党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向牛楼小镇乡村振兴项目颁发“预授信证”,授信金额3000万元,并向部分按揭农户颁发“贷款证”。
今年以来,兖州农商银行坚持实行“双对接”原则,总行党委率先垂范,积极对接各乡镇党委及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开展结对共建、联创联建,并就深入推广“按揭农业”项目、信贷助力畜牧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通“绿色通道”等达成共识,聚焦实现优势互补、共促发展。兖州农商银行率先实现全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含高新区)对接全覆盖,并与行政审批局、团区委、区妇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党建共建暨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政银合作。目前,该行在全辖497个村两委中已开展党建共建289个,占比58%。
“精准对接”施良策
信贷助力特色农业
牛楼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兖州区牛楼小镇旅游观光区内,是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该产业园条件优良,吸引了各地区种植能手,随着草莓价格持续上涨,近几年草莓种植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兖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积极走访对接当地草莓种植专业户,宣讲该行“按揭农业”信贷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园的农户“拎包入住式”承包经营,切实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题,让农户从融资环节中解脱出来,只需少量投入就能享受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红利。
为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兖州农商银行选派9名平均年龄为34岁的年轻支行副行长赴各镇街脱产挂职,着力破解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等瓶颈,上门开展“四张清单”信息采集、信用评定等工作,全面开展“整村授信”,积极对接龙头企业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举办“金融夜校”等专题活动108场,真正做到“立足一线、服务基层、精准对接”,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减费让利”解民忧
大力投放惠农产品
为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题,让农户真正享受“按揭农业”模式红利,兖州农商银行大力支持小孟镇蔬菜种植、食用菌产业发展。兖州区菲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菌包生产技术先进,产量丰富,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菌菇生产所需,而且菌包远销周边地区。兖州农商银行挂职副镇长主动向村民介绍该行创新推出的“按揭农业”模式,周边村民纷纷加入到蘑菇种植的行列中,兖州区小孟镇北门村、王海村等陆续建立菌菇大棚20余亩,食用菌种植产业渐成规模,目前该行已向小孟镇农户发放“按揭农业贷”资金300多万元。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兖州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以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下沉农村市场,充分调研辖内种养大户资金需求,主动加强与省农担、财信担保公司等单位的沟通对接,大力投放“鲁担惠农贷”“农耕贷”“创业担保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为农户提供“免担保、财政贴息、利率优惠”的惠民政策优惠。截至11月末,兖州农商银行通过电话对接、现场对接、主动授信等方式有效对接客户11万余户,发放“创业贴息贷”“乡村好青年贷”“强村贷”等政策性贷款8亿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王 超 邢丽丽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