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京住房7北京房市的发展简介2011年北京二手房价格涨幅累计是多少

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的外地人,再加上自己在房地产行业近20年的工作经历,结合着网上一些专业人士的文章,本人对北京房屋市场的发展变迁进行了梳理,简要如下:

一、1980年以前 大杂院、简子楼,福利分房

大杂院就是以前所谓的“四合院”,一个院子里可以同时住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院子里本来空间就有限,又被摆满了生活杂物,再加上私自搭建的构筑物,除了用来走人的过道外,就连人站立的地方都没有。每户家里没有厕所,院子里也没有,上厕所要跑去外面的公厕。没有集中供暖,每家冬季取暖就煤球炉,后来改烧蜂窝煤。没有常开的菜市场,也没有现如今品种丰富、可以随时买到的蔬菜。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屯积两大必备生活物资:煤球(蜂窝煤)和大白菜。冬季的大杂院里必有的,也是最显眼的东西就是这两样。

筒子楼。简子楼就是一栋栋像火柴盒式的立方体建筑,一般在三至五层高,也有的最高到七层,没有电梯。这些楼基本上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厂、学校等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紧张问题而建的。简子楼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排列着一个个房间,大部分是单间,也有少数的套间(给单位的领导或人才住的)。每层的相同位置设置成公用厕所,也有的是隔一层设置有厕所。做饭有的是集中在某一个大的单间,更多的就是每家在楼道里、自家的门前搭灶做饭。如果大家同时做饭,还真是热闹。大家可以边做饭,边唠家常,也很方便现场交流厨艺。

福利分房是北京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住宅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产品进行分配,并不具备房地产业(商品房)的基本特征;当时,北京市政府提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成立了北京市的统一建设办公室,坚持一切都要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不允许单独建房,也不允许房屋买卖。单身人员一般跟父母住在一起,两辈人蜗在几平米的小房子里,中间拉个帘,象征性地隔离一下。父母不在北京或者父母的房子住不下的,大都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年轻人结婚想要房子只能找单位,排队等候分房。但是僧多粥少,还要论资排辈,很多人都不能及时分得房子,也有人一直到最后都没能分得住房。当时能分到房子住的人,虽然面积不大,但其幸福感那是丝毫不逊色于现在买了别墅的家庭。

二、1980年——1999年 房屋商品化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房地产业的萌芽起步时期,住房逐渐地开始成为商品。1980年,邓小平站在北京前三门的楼上提出“住房要进行商品化”,房子被定义为商品。1987年,深圳进行了中国改革开放首次的土地公开拍卖,房地产业开始进入商业化时代。至1989年底,全国城镇共完成住宅建设投资331亿元,住宅竣工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房地产业的膨胀整顿时期,著名的“百万大军下海南” 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期。1991年国务院进行了24省份的房改,房地产进入起飞阶段。从1992年—1996年短短4年时间,中国房地产的投资建设高速膨胀,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房地产投机现象,造就了当年的“房地产泡沫”,以至于十几年后的今天,有些地区仍旧矗立着当年房地产井喷时留下的“烂尾楼”。

1993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地产的首个调控政策,一共16条的整顿措施使海南房地热度由火热瞬间降为冰凉。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海口90%以上地产公司倒闭破产。全省剩下600多栋“烂尾楼“160万平方米,积压资金800多亿,留下400多亿的银行坏账。

调控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房地产价格纷纷大跌。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通货膨胀得到遏制,经济由热转冷。

三、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 福利分房成为历史,按揭买房成为主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濒临崩溃。第二年政府开始救市,宣布停止福利分房。1998年,厨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告福利分房彻底被废除。一个时代就此结束。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合《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倡导贷款买房,安排了1000亿的贷款指导性计划。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2004房地产高歌猛进,房价一再高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北京房价涨幅更加迅猛,第一季度涨幅97.3%。8月,第一支来自温州的火车炒房团来到北京,共有134人,创下了过亿元成交额。2002年,土地“招拍挂“制度开始施行,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全面整顿,但挡不住房价上涨。2003年非典爆发,国民经济下滑。为保经济增长,政府鼓励房地产发展,扩大内需,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业正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此期间,还有北京城区内的出现了拆迁大潮,造就了众多的“暴发户”,也出现了不少的“钉子户”,对“强拆”的争议也出现在此一时期。2004年-2007年,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仍然抑制不住房价涨涨涨的趋势。2004年土地“招拍挂“制度全面实施,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2005年央行宣布调高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二手房交易开始征收营业税,2006年央行再次上调利率,外资银行进入个人房贷领域。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同年央行4次加息。4年之间,北京房价平均每年上涨20%左右,商品房预售均价从2005年的6776元/平米、2006年的8050元/平米,涨到2007年突破方元,平均12436.2元/平米。2008年金融危机终于让疾驰的房价上涨列车短暂停了下来,加上当时北京在举办奥运会,一些企业和建筑工程临时停工,房地产市场非常萧条,很多项目冷清得无人问津。金融危机后,政府开始第二次教市,2009年,房价止跌回升,行情大涨,全国房价全年增长率达到23%左右,远洋沁山水迅速回升到13000/平米。2010年,北京等高房价城市开始限购。贷教和察基准利案上浮,一套房首付不低于60%,暂停三套以上贷款,全国房价应声下跌。2011年,北京出台政策,要求外地入必须连续五年社保或纳税,才有北京购房资格。很多人被迫把买房时间延后,也开始重视社保。2015年官方确定通州要建成副中心,通州房价从2006年的均价4500涨到2.5-3万。然而通州房价火箭式的上涨很快引来了政策调控。2015年8月通州出台最严调控攻策,非京籍人员在通州购房除满足北京购房资格外,还需最近3年社保/纳税在通州缴纳。北京户籍二套也要满足落户通州三年及三年社保或纳税。两年后北京迎来最严调控。2017年317新政出台,认房又认贷,非京籍社保和纳税要求也变成必须是“连续5年”。房价暴跌15%,甚至有的小这跌幅超过20%。燕郊、北三县也开始了年社保纳税要求,疯涨的房价终于停止,一路直下,下跌30-40%。

四、2017年至今 房地产市场冷静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接着就是长达近3年的调整期。尽管期间有几个小幅回暖,但整体市场还是冷的。2020年起的三年“新冠疫情”也给房地产业浇了一盆冷水,北京的商品房市场几乎处于冷冻状态,但新房的价格仍未见明显回落,个别的二手房出现上涨,租房市场上涨更加明显。2022年,党的二十大继续执行“房住不炒”的房地产政策。2023年,疫情管控放开后,房地产市场也没有出现有些人期望的“暴涨”,似乎购房人都已经变得非常理性。与此构成明显对比的是,政府鼓励人们积极消费,包括减少商品房限购措施、银行配合减息鼓励消费贷款,但老百姓的存款热情却万分高涨。最新的消息,北上深成为全国人均银行存款最多的三个地区,人均存款超过27万元。而楼市则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不温不火。

影像测量仪器

光学测量公司

影像仪器ogp

上一篇: 【推荐】北京低保标准拟上调至每人每月1395元本市今年的低保标准是多少
下一篇: 【推荐】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详解买房必看北京公积金最多能贷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