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跌倒,基金卧倒
全球锂电池巨头,资本市场的“宠儿”宁德时代,在今天迎来重拳一击,盘中跌幅一度超过9%,导致锂电产业链及重仓相关股票的基金也应声调整。
受此影响,创业板大跌2.27%,新能源板块关联的盐湖提锂、固态电池、氟概念、锂电池、稀土永磁、新能源车、特斯拉等板块跌幅均超3.5%以上。个股方面,永太科技、西藏城投、龙盘科技、小康股份等新能源个股跌停,德方纳米跌幅超近12%。
在个股遭受重锤的同时,新能源系列的ETF基金跌幅均超3%,跌幅最大是稀有金属ETF(159608)。
除了新能源系列主题ETF基金重挫外,重仓宁德时代等新能源的基金也将面临大幅回调的局面。
根据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的情况,三季度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易主,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而梳理进一步发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持有宁德时代股数最多的主动权益基金是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持有流通股数396.29万股,中欧时代先锋持有346.77万股。此外,华夏能源革新股票、东方红启动三年持有和汇添富消费行业持有流通股数均超过300万股。
根据天天基金网的估算,农银新能源主题基金今日净值跌幅为3.21%,中欧时代先锋的估算净值跌幅为2.09%。这还不是跌的最惨的,跌幅最大的为信达澳银中小盘混合的估算单日净值跌幅为5.04%,长江新能源产业混合估算的单日净值跌幅达到5.03%,招商安润混合跌幅达4.89%,宁德时代为其第一重仓股。
截止2021年三季度,重仓持有宁德时代市值超10亿元的基金达14只,超20亿的有2只,分别是易方达创业板ETF、中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持股市值超。
真是“宁王”跌倒,基金卧倒
“宁王”下跌,元凶是谁?
在“宁王”下跌之际,市场也开始纷纷找下跌的理由。在元芳看来,下跌的本质还是今年以来涨幅巨大,所带来的巨大获利盘了解,今年以来至12月3日,宁德时代累计涨幅70.11%,若以3月25日低点算起,最大涨幅达138%。
其他搭上新能源赛道的上市公司涨幅少则1倍,多则数倍。临近年底,年末基金排名大战,其收益好坏决定明年募集资金多少,叠加基民年底需要资金,导致基金赎回,加速了股价的下行压力。
当然一些利空因素,诱发了市场的看空情绪,加剧了新能源的下跌。总结来看,有五大利空因素叠加。
首先是,今年以来以宁德时代为首的新能源股价大涨的同时,估值也迅速抬升,引起了锂电上市公司的减持潮,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有32家锂电池公司减持,更有天际股份、嘉元科技、孚能科技、翔丰华等被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
其次,在减持背后,更大的担忧是动力电池供大于求。为了抢占市场,动力电池企业也疯狂扩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在内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宣布未来5年新增产能累计超2TWh,约为今年装车量的20倍。
钠离子电池产业推进速度较快,中科海钠与三峡能源、三峡资本及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将共同建设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市场担忧对原有路线存在冲击。
有消息称,中国地质新发现共同构成长约4000千米巨型锂矿带,锂资源供给有增加的可能。
碳酸锂持续涨价趋势下,市场担心下游整车厂的承受力。
在宁德时代为首的锂电股集体杀跌下,也带崩了整个新能源赛道,资金出现全面的撤退。
新
能源赛道中长期的景气度仍然会是A股的主线,可以把握回调后的配置机会,但像今年全产业链炒作的概率极地地,后期行业内部分行将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技术壁垒低,没有强护城河的公司股价可能将一去不复返。以锂电池方向为例,锂电端>隔膜>电解液、矿端、正负极。光伏、风能等亦是如此。光伏随着上游硅料和硅片价格下降,关注中下游。
宁王跌倒,消费吃饱
在新能源赛道集体重挫的同时,溢出的资金纷纷回流到大消费板块。医药、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等大消费板块纷纷大涨,资金纷纷选择防守板块。特别是需要注意的是,医药生物行业面临行业反转的格局,医药股更是掀起涨停潮,广生堂、红日药业、精华制药等14只股涨停。
以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为例,尽管指数涨幅0.67%,成交金额达940亿元,但成交量却创2020年8月以来的新高,这充分显示出新能源溢出资金流入到以医药生物等低位低估值方向。从技术形态上看,目前医药生物构成完成一个头肩底形态,就差颈线位的突破,当下正是右侧布局的良机。
站在当下时点,随着新能源赛道集体调整,资金出现明显的出逃,而医药、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今年以来调整充分,配置的性价比上升。
跨年行情中,重点关注:券商、银行、医药生物、白酒、医美、培育钻石、食品饮料等,成长方向关注:半导体、军工以及元宇宙、氢能源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需要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