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 李政葳 实习记者 余頔)北京地铁公交票制改革今天迎来“满月”。光明网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权衡房租和交通成本后,对于租住在京郊的上班族而言,还是会更多地选择乘坐地铁上下班,此外,拼车出行也已渐成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铁早高峰客流仍很挤
在近日进行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顺义团小组讨论上,对于代表普遍关注的公交票价调整后的客流情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据目前情况看,地铁客流平均下降了10%。
然而,早晚高峰期间的客流情况并没有太多变化。27日上午7点多,陈丽像往常一样从北京东郊地铁6号线常营站上车,她注意到,地铁票价调整一个月以来,6号线在早高峰时段依旧拥挤,客流未见显著减少。
说起调价后出行费用的变化,陈丽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票价涨价前,上下班‘公交+地铁’每天4.8元,现在每天至少要12元;陈丽的丈夫也是地铁“通勤族”,如果按每月工作22天计算,虽然“一卡通”有满减优惠政策,但夫妻俩每月的通勤费要多花200多元。
“在公交、地铁刚调价时,我们也曾想过搬家,租住到三环附近。”由于多重现实原因,陈丽最终并没选择搬家,她说,自己与丈夫工作地点相隔较远,很难找到对双方都合适的居住地,而且虽然搬到市中心会节省交通费用,但租房成本却会大大提升。
持类似观点的市民似乎并不在少数。家住天通苑附近的小夏工作单位在西单,每天也是乘地铁上下班。“就算涨3倍也要坐,这种‘刚性需求’没得选择!”小夏说,刚开始周围有人为了省钱,采取改乘公交或者公交倒地铁的方式,可结果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