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示2021年第一批红河好人名单大唐红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第一批“红河好人”名单公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挖掘“身边好人”感人事迹,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红河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州委州直机关工委、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红河日报社、红河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了2021年“红河好人”评选活动,年内拟评选两批“红河好人”。活动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在各县市、各部门层层推荐评选的基础上,通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核评选,从62名候选人中评选出34名(含1个集体)“红河好人”,其中,助人为乐类7名、见义勇为类2名、诚实守信类1名、敬业奉献类16名(含1个集体)、孝老爱亲类8名。现对2021年第一批“红河好人”予以公示(排名不分先后),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示时间:2021年7月18日至7月25日。

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了解学习“红河好人”先进事迹,并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议和监督。如对评选结果有异议,请来电来信反映至“红河好人”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反映意见、建议需实名。地址:红河州行政中心州委办公楼C204,联系电话(传真):0873-3732567,电子信箱:hhzwmb@163.com。

“红河好人”评选活动组委会

2021年7月17日

具体名单如下

2021年第一批“红河好人”名单公示

(共34名,含1个集体)

助人为乐类好人(共7名)

李兴旺

李兴旺,男,1986年4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云南能投红河发电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青年工作高级主管。在他的号召下成立红河发电公司爱心助学团,成员从成立初的4名到现在的15名,他带领团员青年连续开展金秋助学6年,成功帮扶大学生11名,志愿活动60余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500余人次,为贫困小学生捐赠学习和生活用品1200余份、相关书籍300本,为香格里拉高寒山区同胞捐赠衣物1000多件。正是由于他不懈的努力,2020年公司团委荣获了“开远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体”称号,公司多次荣获了“开远市爱心集体”称号。他先后荣获了“大唐国际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开远市先进个人”、“开远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云南省优秀团干部”称号等。

熊文煜

熊文煜,中国共产党党员,1982年11月生,蒙自市公安局民警。参加工作以来,熊文煜时刻牢记人民警察的宗旨,埋头苦干,乐于奉献,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熊文煜同志就像“救火队员,每当医院提出有人手术,需要血小板,医院首先就会想到他”,从2003年至今累计无偿献血49次,其中捐献全血(血液)14次共4700毫升,捐献血小板35次,共69个治疗量,合计捐献血液18500毫升,他所捐献的血液挽救了70多人的生命。他的大爱与真情,感动着身边人,得到了人们的爱戴。2008年9月,被红河州人民政府授予红河州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爱心奖;2014年3月,被红河州人民政府授予无偿献血奉献奖;2015年3月10日,被国家卫生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符平

符平是红河日报社一名记者,长期从事民生新闻报道,关注百姓疾苦并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己任,得到各族群众的高度赞扬。在金平县沙依坡乡驻村期间,帮助驻村干部解难题、办实事,符平总是全力以赴无怨无悔。仅在2013年至2017年,他不计辛劳、四处奔波争取项目、筹集资金,为沙依坡、土马、阿都波等村委会基础设施落后的村寨架桥修路、建活动室筹集资金143.4万元。与此同时,他一直关注外出务工农民并力所能及为其维权,从2018年起,仅用3年时间就为当地27名务工农民追讨回务工工资48万元。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是符平多年来坚守的一种人生态度。8年来,他先后带着金平、元阳、绿春等边远落后山区的14名患病群众到上海、昆明、建水、个旧、蒙自等寻医问药,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李然角、曹有林、姚光清、李有亮、赵红林等病患者就是在符平的帮助下得到了很好的医治,恢复了生产、生活及学习能力,让家庭实现了脱贫。

陈爱民

陈爱民,男,汉族,群众,现年52岁,云南世纪辉煌建工集团驾驶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十余年来,他始终坚持助人为乐精神,争取把温暖送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每一位受助者都心情舒畅,家庭和睦,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他和他的爱心小组坚持到贫困山区探访留守儿童,给贫困地区的学校里的孩子们捐赠书包、书本等物资,探望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家庭高考生圆大学梦,给因为疾病造成经济负担的家庭募集捐款,所捐物资达20余万元。他把助人为乐精神摆在突出位置,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生的意义——助人为乐在心中。

马素英

马素英创立了“一对一物质资助加情感关怀”的公益助学模式,义务为山区贫困学生寻找爱心结对人、筹措助学金的志愿服务工作,14年间,共筹措资助金115.6万元,受助学生累计达500余人,尚有260人得到持续资助。如今,10名受助学生完成大学学业,27人正在上大学。除了资助金,她还为贫困生和所在学校筹措大量爱心物资。另外,从自己获得的奖金中拿出10000元作为公益助学金和为一时联系不上资助人的贫困生垫交报名费和书费。她的事迹曾被中央文明办高度肯定和褒奖,全国妇联为她拍摄了纪录长片《大山里的守望——彝族女教师马素英》在远程教育播出,该片已作为中组部主办的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内容之一。她因各方面工作业绩突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的好评和嘉奖。

曾文

曾文,男,5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口方鑫进出口有限公司河口专业报关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法人。兼职河口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副主席、河口县工商联(商会)副会长。他祖籍广东,父辈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对我国的橡胶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自己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还多方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2019年,曾文被河口县侨联表彰为“先进个人”,2020年,被建水县直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李红艳

李红艳,女,1984年8月生,汉族,开远市鸿运养殖场总经理。患肾衰竭且肢体三级残疾的她,利用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组织村民成立了开远市鸿运养殖专业合作社,她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伸出援手,温暖更多人,自发组织一些爱心人士,向困难群众开展“献爱心”活动。多年来,她除了自己富起来,还一直致力于扶危救困,做过的善事、好事数也数不完。她完成了从残疾人到致富带头人的蜕变,也把自己的爱心播撒。她先后荣获“2020年开远市劳动模范”“2020年云南省脱贫攻坚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奖”。

见义勇为类好人(共2名)

李为林

李为林,男,1968年3月生,彝族,开远市羊街乡黑泥地社区村民。先人后己,不求回报。危难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勇救落水儿童。并对已经溺水失去意识的儿童开展急救,落水儿童逐渐恢复意识,想拨打急救电话时,才发现自己的手机被水浸坏了,将儿童送医就诊后,确认儿童无碍才离开。他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救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无私的精神。

陈保荣

陈保荣,1985年11月生,哈尼族,2021年被评为“绿春县道德模范”。2019年村民李志安在高压线旁玩耍导致触电,从两层楼高的地方掉到地上,陈保荣刚好经过,看到李志安躺在地上奄奄一息,陈保荣赶紧用锄头在旁边挖了土埋在李志安身上,过了几分钟后送到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挽救了一条生命。作为村干部的他舍己救人、勇于献身,得到群众称赞。

诚实守信类好人(共1名)

朱丽梅

朱丽梅,现年3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绿春县大黑山镇金岔河社区总支委员、居委委员、妇联主席、团总支书记、工会主席等,身兼数职。她本着“诚信服务、关爱客户”的经营理念开办酒店、美容店。在经营过程中,以信誉求生存,靠服务质量谋发展。多年来,很多妇女同志在她的帮助和扶持下,从事了美容行业,成了小老板。她诚实守信的经营行为,得到当地消费者的好评。

敬业奉献类好人(共16名,含1个集体)

李通者、李翁者(集体)

李通者

李翁者

李通者、李翁者是绿春县鲁珠坝水库工作人员,两人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水库管理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5年。为保证水库平稳运行,他们每天进行巡查,不放过一个边边角角。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坚守岗位,巡查水库一圈约30公里,有时一天要巡查3次,他们从未缺席过,先后处理各类水库相关事件100余起。李通者、李翁者虽然都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都能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记录本上记录的数据,便是他们工作的“缩影”,数字虽然枯燥,但各类险情预防都需要这些数字来支撑,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一点都马虎不得。

代红辉

代红辉,女,1953年5月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开远市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委员会书记。她接受组织重任,历时1个月将12名失联党员带回了“家”;她破解非公经济党建工作难题,把党支部发展壮大成为拥有53个党支部、322名党员、覆盖273家非公企业的基层党委;她心里装得都是党员的事、党组织发展的事,唯独没有自己;18年来,她无私奉献、不计回报,以一个共产党员朴实的觉悟、负责的态度、平实的行动、关怀式的管理,赢得了企业、党员的尊重和信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先后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感动红河•最美女性”、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红河州“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马海波

马海波,女,1975年3月生,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开远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终身学习是她的立业之本;爱岗敬业是她的工作写照;她心系群众,真情服务;她尽职尽责,勇挑重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落实减税降费工作中,她靠前指挥、攻坚克难,带领同事们发扬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作风,讲大局、讲奉献、讲责任,千方百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纳税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获红河州税务局“业务能手”、“纳税服务标兵”、省州局“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推行综合征管软件先进个人”、开远市“平安家庭”、“十大幸福家庭”和“红河州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赵孝

赵孝,男,汉族,1979年8月生,现在蒙自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当驰援湖北抗疫的号令响起,他毅然递交了请求驰援武汉的请战书,成为云南省第三批驰援湖北355名医务人员中光荣的一员并担任了医疗组的组长。在武汉嘉鱼县人民医院他冒着极易被感染的风险,第一时间对出现状况的两名危重症患者展开施救,他先后参与管理住院病人162人次,查房83人次,咽拭子采集20人次,心肺复苏1人,中心静脉置管1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人次,专家组会诊18人。他与云南驰援医务人员被授予了“咸宁市荣誉市民”和“嘉鱼县荣誉市民”,树立了云南驰援医疗队的良好形象,云南省卫健委党组也授予他“个人嘉奖”并记“三等功”一次。从医18年来,以医技精湛、医德高尚诠释医生天职,得到了医界的肯定、同事的敬佩、患者的好评。

谭迪

谭迪,男,汉族,1982年10月生,现任建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他用爱岗敬业的行动为警徽添色增彩,刑警生涯的11年里,他围绕破案、打击、追逃等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公务员三等功1次,以及先进个人、建水县委政法委综治维稳先进个人等荣誉。

周红艳

周红艳,女,1984年10月20日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08年7月毕业于江苏大学法学专业,2009年2月进入弥勒市人民检察院。她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共主办涉黑案件2件59人和涉恶案件2件10人,为弥勒市扫黑除恶斗争的深入推进贡献了力量。她用心用情办“小案”,司法为民暖人心,用实际行动和满腔热血诠释着“人民检察官”的正义,展现了基层一线女检察官的铁骨柔情和赤诚之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李治平

李治平,男,汉族,云南师宗人,1984年4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09年2月参加法院工作,现任弥勒市人民法院朋普人民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他扎根基层法庭10余年,办案上千件,始终践行着司法为民的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18年3月被评为“全省法院办案能手”,2019年9月被评为“2018年红河州法院系统办案能手”,2020年12月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张永斌

张永斌,男,壮族,大专学历,1964年8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21年3月28日11时37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弥勒西区医院辞世,享年56岁。张永斌同志早年参军,投身到保家卫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退役后又积极投身到带领群众致富、致力于村组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他用二十九年的岁月年华,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私热爱,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发展事业上,播撒着“老兵”的革命情怀。张永斌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初心,始终践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光。

普云宏

普云宏,男,汉族,现年45岁,是泸西县第一高级中学数学教师。从教21年,在工作期间连续被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所教学生中共有6人获“红烟桃李奖” ,2人分别录取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学成绩突出,于2011年获“红河矻扎扎教育奖”,2017年获“红河州红烟园丁奖”,2019年获“红河州学科带头人”。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一直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努力工作,像梯子一样,把学生送到更高高度;如园丁一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马淑英

马淑英,女,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现年35岁,原泸西县司法局永宁司法所所长,现任泸西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她用实际行动帮群众把琐事做好、小事做精、细事做亮,在履职尽责,3年里共调处大小矛盾纠纷200余起,其中疑难纠纷46件,重大纠纷3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7.556万元。2020年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彰显了一名司法行政人使命在肩,奋斗不息的精气神。

施学祥

施学祥,男,1964年2月生,现任绿春县牛孔镇农技站负责人。2020年他全力完成梯田红米产业扶贫项目生产等任务,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舍小家顾大家,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35年来,他积极地投身到乡镇建设工作中,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不求回报,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之歌。

黄德光

黄德光,现任金平县马鞍底司法所负责人,36年来一直默默扎根基层,不畏艰难、勇挑重任、始终兢兢业业,在做好司法所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等各项政府中心工作中,筑牢边境安全线,维护了辖区社会安全稳定。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诠释了一名司法行政干部的担当和作为。

陈耿福

陈耿福,男,汉族,1963年4月生,屏边县养老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获得“红河州劳动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个社保工作的“门外汉”一路摸爬滚打,用踏实和勤奋一步步成长为社保工作的精英。30年来,完成参保10万余人,基金征缴12亿元,发放36万人次退休金8.5亿元,手工报表51卷、凭证125盒,为企业和群众宣传解读政策80余万人次,发放资料16万余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何跃飞

何跃飞,男,汉族,1978年11月生,任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纠纷办主任、心身医学科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响应号召、闻令而动、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奔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在湖北嘉鱼县的40天里,他参与确诊病例精神心理状态评估40余例,对疑似病例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干预59例,参与非感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121例,用执着与坚守书写了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者身影。

马学丽

马学丽,女,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71年4月生,曾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如今在屏边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主要承担《屏边时政》杂志和《屏边手机快讯》的编辑工作。不论从事教育教学还是新闻宣传工作,她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勤学习善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从教19年中,她曾获得获“中信奖”以及辅导学生省级知识竞赛二等奖,教学科研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她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用心用情撰写每一篇稿子,严谨细致做好每一期杂志、快讯编辑。她撰写的多篇文章被州级、省级、中央级媒体采用,因出色的工作表现,她的信息工作获“县级先进个人”,独立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三等奖”,新闻作品获“红河好新闻三等奖”等。

孝老爱亲类好人(共8名)

普玉成

普玉成,男,1962年1月生,彝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开远市税务局乐白道税务分局四级高级主办,2008年公务员年度考核记“三等功”一次。普玉成母亲瘫痪卧床至今十七载,他多年的悉心照料,让母亲瘫痪的十七年来从未生过痤疮、从未出现过肌肉萎缩症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孝老爱亲是最难能可贵的爱!普玉成用点滴的行动诠释着孝与爱。

合紫伊

合紫伊,女,1989年1月生,回族,开远市大庄乡中心幼儿园班主任。她生活在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对于远嫁的她来说,家里的每一位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和孩子都是至亲、至爱的人。她从点滴中关爱着家人,用言行感染着身边的至亲,为长辈们排解忧虑、分担家务,对老人悉心呵护,关怀备至,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影响下一代,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安恒开

安恒开,男,5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蒙自市水田乡鲁嘎村委会庙田党支部书记。他身兼数职,还担任冷泉农信社水田营业厅保卫员、水田乡集镇管理员、水田乡森林防火护林队队长。安恒开一生都在不断经历种种悲剧与苦难。他先天肢体发育不全,后被诊断为肢体四级残疾。39岁的安恒开中年得女,但妻子无法忍受艰难的家庭生活,狠心离开。2016年初,安恒开的父亲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身患高血压的妈妈陈美英也因劳累过度,卧床不起。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安恒开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无怨无悔地侍奉患病在床的父母,辛苦赚钱供女儿上学,他用坦然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得到了邻里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沈洪兵

沈洪兵,男,彝族,1979年7月生,建水县官厅镇官厅村委会梁家村大他白联合党支部支部书记、梁家村小组长。沈洪兵的母亲去世早,他把继母当亲生母亲对待,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尽心尽力尽责照顾父母30多年,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遇事总能把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商议解决。生活中不攀不比,团结和睦,他是大家眼里的孝老爱亲典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和“爱”。

张定起

张定起,新城乡新城居委会梅子树村村民。十几年来,张定起悉心照顾哥哥一家,用爱诠释着手足情深,在当地传为佳话。哥哥张继红,患狂躁症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去开远市明威医院就医;嫂嫂精神不正常,经常走失;张继红的儿子张召,肢体、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多年来,张定起和妻子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照顾哥哥一家的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换来了家庭的和睦。张定起十几年来对哥、嫂、侄子不离不弃地照顾,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

张云山

张云山,男,彝族,1971年5月生,弥勒市西一镇起飞村人。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着残疾的弟弟、智力低下的妹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侄子和家中年迈的老人。他承担起家中生计的重担,对家人不抛弃、不放弃,身体力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了孝老爱亲精神,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何伟仙

何伟仙,女,汉族,群众,现年45岁,泸西县中枢镇胜利小学高级教师。照顾父母、孝敬公婆、教育儿子、帮助亲朋,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从教25年来,家庭、工作两不误,获得省级奖励9项,州级奖励1项,县级奖励6项,镇级奖励3项。

宁秀芳

宁秀芳,屏边县幼儿园副园长,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严于律己,敢于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生活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和义务,孝敬双方父母,与丈夫互敬互爱,遇事商量,相互包容体贴,夫妻感情深厚;用心当好女儿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帮助她们健康成长,两个女儿乖巧懂事。2014年5月荣获“红河州2014年幼儿教师教学综合技能竞赛”二等奖;2018年9月荣获中信“优秀教育工作者”;2018年5月,她们一家被州委、州政府评为“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

责编:金贤柔

仪器影像仪

flexpoint

影像式测量仪

上一篇: 【推荐】公示2019年度宿迁市级放心消费创建荣誉单位宿迁市蓝海贸易有限公司
下一篇: 【推荐】公示上海超阳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地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