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一位老司机朋友坐在咖啡馆闲聊,他突然放下杯子,语气认真地对我说:
“最近一年,你最好别买增程汽车了。”
我有些意外,要知道,现在满大街的增程车可火得很啊,理想、问界、零跑,哪个不是天天上热搜?
但他看我疑惑的样子,反倒笑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过听我把话说完,你可能会改变主意。”
随后他作出了解释,一席谈话下来,让我明白了,最近1年里随便购置“增程汽车”,的确要慎重。
如果没意识到这些,搞不好很快就会后悔!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于增程汽车即将进入2.0时代
可能你听到这话,会觉得我有点夸大其词。
毕竟,增程车技术很成熟了,哪还有什么变化?
但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增程车上的老问题:
比如充电慢、纯电续航短、亏电状态下的体验差等问题即将翻篇,明年会进入新时代。
简单点说就是,很多车企和电池厂家都会在明年做出变革,彻底颠覆增程市场。
拿小鹏汽车来说,它们明年或将推出全新的“鲲鹏超级电动体系”。
在这个架构下,增程车的纯电续航可以轻松达到430公里。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个喜欢纯电体验的人,那么从中短途出行来看,几乎都可以不再碰油。
更厉害的是,在800V高压体系和5C电池的支持下,这类增程车还能实现“1秒充电1公里”的速度,差不多12分钟就能把电量充到80%。
相比之前那些让人焦虑的充电体验,这种体验提升,真的不是一点点。
不仅是车企在革新,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也不甘落后。
他们计划推出“增混电池”,虽然可能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略逊色于小鹏的“鲲鹏体系”,但依然是质的飞跃。
从对外披露的情况来看,这种电池整个300公里续航毫无压力,同时15分钟也能充80%的电量。
考虑到这个变化,真的不能急着买车!
其次,纯电车将迎来突破
说到底,大家之所以选择增程车或者混动,主要原因就是纯电车还有短板:
续航不够、充电麻烦、价格高昂,所以没多少人敢轻易“ALL IN”纯电。
但从明年开始,这种情况会迎来不小的转机。
一方面,源于纯电车的性价比会快速上升。
原因在于,电池级碳酸锂,已经从以前的高价跌到每吨仅8万元左右了。
按照这个情况,铁锂动力电池的价格将有望降到0.3元/Wh左右。
换算下来,像100度的电池包,电芯成本大概会降到3万元左右,加上其他组件,总成本可能只在4.5万元上下。
这意味很快,我们就能看到售价二十万以内,搭载100度大电池的电车上市。
想想看,如果花十几万左右,就能买到一辆续航700-800公里的纯电车,那增程似乎没多大必要了。
不仅如此,电池技术本身也在不断突破。
像智己、蔚来这样的品牌,已经实现对半固体电池装车了,续航均突破了1000公里。
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奇瑞甚至展示了自己的猎风概念车。
这款车搭载了双电机四轮驱动系统、纯固态电池,光续航里程就可达1500公里。
就这么给力的情况,真的还只能买增程车吗?
最后,就是基础设施很快会步入成熟
你可能会想,电池技术再怎么突破,如果补能跟不上,那纯电车依旧是个“鸡肋”。
特别是那些动辄150kWh的大电池,普通充电桩充起来得多久啊?
在这一点上,增程车还是有优势。
但是呢,这个问题,其实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白了,就是超充桩的普及速度,比我们想象地要快得多。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电车开始采用800V高压架构,基本能实现“充电12分钟,补能500公里”了。
举个现实的例子吧,现在很多城市和高速服务区,都在快速铺设超充桩。
今年你可能还觉得这些桩不太多,但按照华为、小鹏、理想这些车企的规划,到明年这个时候,差不多会有十多万根超充桩铺设到位。
要知道全国也就有7692个高速服务区,按照这个数量,明年基本上能做到80%的覆盖率了。
想象一下,以后你开电车出远门,十几二十分钟,就能轻松把续航补足,还会需要增程吗?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结下来,你会发现,这段时间其实是个技术变革的关键点。
无论是电池、整车技术,还是基础设施,都在向前迈出一大步。
所以,老司机劝我最近一年别急着买增程车,也确实有道理。
等到这些变化真的到来,再去做选择,可能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