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在美国工作一年可以买2辆汽车,在中国要工作八九年甚至十几年才能买一辆,有时国家也会换成日本,车自然也变成了日系车。这种说法有很多的错误之处。
第一,就是这样的文章,一般都会选一个在中国卖的贵的,在外国卖的便宜的车型。以此来放大差距,但是事实上也有多车型在中国更便宜。比如今年德国有一个案子,德国一个经销商从中国进口大众汽车去德国卖,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都比德国本土制造的卖的便宜。大众 ID3在中国是1.6万欧元,在德国是4万欧元,在中国售价只有德国的40%,你要用这个车型去对比,那么显然差距会缩小。
第二,单一车型对比两个国家的收入和对于汽车的购买力显然很难公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物价显然不是一个水平。我们可以看一下均价,2023年中国乘用车的平均单价是16.71万,这个均价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印象,很多人可能觉得我国汽车均价应该在十一二万左右。那么美国汽车的均价是多少呢?2023年美国汽车的均价是4.8万美元,按照2023年平均汇率7.0468计算,大概是 33.82万元,美国单车均价大概是我国的2.02倍。
马斯克曾经说要打造一款均价2.5万美元的平价车,结果最后放弃了。
第三,很多人的对比,经常是在中国一月收入5000元,在美国一月收入5000美元,而事实上显然两国的平均工资不能以本币进行对等。
2023年美国的平均年薪是5.94万美元,如果折合成人民币当然很多,达到了41.86万元,平均月薪是4950美元。
而2023年中国非私营企业平均工资是12.07万,平均月薪是1万元左右,私营企业平均工资是6.83万,平均月薪是5692元,显然都高于4950元。
那么我国平均工资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大概测算一下,按照私营员工占8成,非私营占2成计算,平均年薪大概是7.88万元,平均月薪是6567元。
以平均工资和平均汽车售价计算,我国群众平均需要工作2.12年可以购买一辆汽车,美国群众平均需要工作0.81年可以购买一辆汽车,我国需要的时长是美国的2.61倍,这就是我国与美国的实际差距。
但是大家也看到了,美国平均工资是我国的5.31倍。这可能就是汇率与实际购买力的差距。
按照汇率的话,今年1美元平均可以兑换7.15元人民币,而按照购买力平价可以兑换3.99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