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安装工人招聘

文章目录:

1、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就业新生态2、宁都一男子邀他人合伙投资入股却实施诈骗获刑11年3、国家级经开区跃居全国第五,江西凭什么?

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就业新生态

近年来,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创新,推出“5+2就业之家”服务新模式,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各设区市积极结合实际推陈出新,创新服务模式。

南昌

延伸服务触角 传递惠民温度

“欢迎来南昌旅游!这里不仅有美食美景还有好工作,可以扫码了解一下。”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在万寿宫景区广场前吆喝,这是前不久举办的一场“洪漂人才荟”星空夜市招聘活动的现场。“这种轻松的模式使我在应聘中发挥得很好。”南昌大学应届毕业生魏天宇和中久光电产业有限公司人事专员洽谈后,最终商定进入该公司就业见习。江西省建工集团人事专员张帆介绍道:“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收到了40余份简历,其中有不少优秀高校毕业生投递简历。”今年以来,南昌市不间断开展“百场校招”、洪城就业“职”通车、“洪漂人才荟”系列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加大岗位挖掘力度,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全力护航群众就业。

“现在每月收入8000元,刚在县城买了房子。”得益于安义县打造的“安义铝工”劳务品牌,30岁的胡鹏回乡创业,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实现了“每天下班回家陪伴家人,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愿望。目前,安义县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铝型材及门窗行业做生意,每年吸纳岗位近7000个,带动就业近50万人。安义人因“铝”而富,“安义铝工”劳务收入占当地居民收入比例90%以上,品牌总产值超1000亿元。进贤县拥有医疗器械商贸企业20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20余家,有4万余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医疗器械产业,各类医疗器械产品畅销海内外,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医疗器械生产销售集散地……今年以来,南昌市把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拓展劳动力就业空间、提升劳动收入、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安义铝工”“进贤医疗器械装配工”等劳务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形成了“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强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良好态势。目前,南昌市共创建劳务品牌10个,品牌相关企业5000余家,品牌总产值超1500亿元,累计带动就业人数达30万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夯实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南昌市“5+2就业之家”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网络,打造了一个功能丰富、形式多样的“流动就业之家”,将就业创业服务串联成活力生态链。带着政策和职位的“职通车”在城市各处“摆摊式”送服务;就业之家流动服务小分队,主动上门,向企业发放“政策包”“培训包”,收集 “诉求包”并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人才链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百校联动“引才荟赣”,自2023年开展就业之家建设以来,全市已在省外 110 个高校建立工作站,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就业14.49万人。数字赋能“一网流动”,“云服务平台”实现人不出门、企不出厂,就业服务“网上跑腿”,直播带岗为求职者打造“掌上”便捷求职体验。

赣州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自全省启动“5+2就业之家”建设工作以来,赣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全省“5+2就业之家”建设部署要求,以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大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前,赣州市建成并运营就业之家1253个,涵盖各县(市、区)、301个街道(乡镇)、885个村(社区)、19个开发区和27所院校,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

建好是基础,用好是关键。赣州市采取资源整合、业务融合、活动结合的“三合”举措对就业之家进行完善提升,促进可持续运营。

加强资源整合,增强服务动能。鼓励市场参与,激发就业服务活力。赣州市鼓励各县(市、区)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探索政府市场融合的合作运营方式,通过“政府+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政府+培训机构”“就业+金融”“劳务经纪人+就业之家”等多种建设运营方式,广泛吸引各类优质资源参与就业之家运营,有效解决设备、运维、人员等问题,促进就业服务多元供给,实现可持续运营。同时,凝聚部门合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目前,赣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经与市教育、农业农村、妇联等部门合作,利用部门优势和资源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强化业务融合,提升服务效能。发挥平台功能,推动业务融合。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就业创业培训报名、重点群体帮扶以及各类补贴申领业务通过就业之家平台一网通办;开展就业之家业务规范化培训,明确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推动各项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实到位。目前,赣州市通过就业之家平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亿元,5000余人通过就业之家平台报名参加就业创业培训。

做好活动结合,唱响服务品牌。积极依托就业之家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其中,赣州市就业之家每周六针对不同产业不同就业群体举办“小、精、专”专场招聘会,并常态化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成为中心城区一个常态化的人力资源集市。各县(市、区)就业之家常态化开展送岗下乡、夜市招聘、商圈招聘、社区小微招聘等活动,促进服务流动,并积极和当地旅游节、文化节等活动联动引流,提升就业之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赣州市各级就业之家参与举办各类活动1300余场,助力9.87万人次实现就业。(赣仁轩)

宁都一男子邀他人合伙投资入股却实施诈骗获刑11年

宁都一男子以邀他人合伙投资入股实施诈骗获刑11年罚金10万元

宁都一男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邀请他人合伙投资入股、交纳报名费等名义,多次骗取他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近日,宁都县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了此案,一审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宋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继续追缴被告人宋某违法所得人民币104.3万元,发还给各被害人。

被告人宋某与被害人廖某1、杨某、廖某2、黄某均系朋友关系。

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被告人宋某相继虚构其承包了赣州市东方红广场楼盘的铝合金门窗工程、赣州市东方红广场楼盘的绿化工程、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公租房1-7号楼铝合金工程、百叶窗工程、赣州市少年体校活动中心铝合金门窗工程和塑钢工程、赣南师范学院新建学生公寓铝合金门窗工程和塑钢工程等工程项目及其经营的祥龙铝合金加工部需扩大经营规模的事实,以邀被害人廖某1、廖某2、黄某、杨某等人入股投资、工程需要送礼、交纳招标报名费等虚假名义,通过打欠条或口头承诺可获取高额利润的方式先后共计骗得110.6万元,案发前归还被害人黄某及廖某1共6.3万元,给各被害人造成实际损失共104.3元。上述款项被被告人宋某用于日常消费和玩游戏、赌博等挥霍,直至因被害人发觉而案发,潜逃在外多年。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宋某以非法占用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以邀各被害人合伙投资入股、交纳报名费等名义,多次骗取各被害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综合本案犯罪事实、量刑情节、社会危害程度、退赃退赔情况,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来源:赣州法院网

国家级经开区跃居全国第五,江西凭什么?

“国”字头平台,江西再下一城。11月27日上午,国家级贵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仪式在“铜都”鹰潭贵溪市举行。

一个月前的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复函,江西贵溪经济开发区由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江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达11个,位居全国第五。

11月27日,国家级贵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 贵溪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从省级到国家级,不只是简单的名号之变,更意味着管理权限、政策力度和发展空间的全面提升。而国家级开发区的多少,历来都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体现。

以2000年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晋级国家级为起点,短短20多年时间,江西形成了由11家国家级经开区、9家国家高新区及80多家省级开发区构成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园区平台。

这些开发区,既是江西全省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创业的主平台,也是各大地市数一数二的经济、工业和外贸重镇,肩负起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开发区有多重要?给江西带来了什么?

01

国家级经开区,江西何以跻身全国前五?

随着新一批国家级经开区获批,全国国家级经开区数量从229家增至233家,遍布内地31个省份,江西以11家的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二,仅次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

不只是数量之多,江西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实力均位居前列。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在江西参与评选的10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共有5家进入全国前100强,整体位居全国中上游、中部地区前列。

江西为何能拿下如此之多的国家级经开区?

早在本世纪初,江西就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开放为主战略的发展思路,提出“坚持依托园区办工业,努力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的整体理念,在全省多个地市设立了一批开发区。

经过多年培育,这些开发区部分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发区,部分摇身一变为国家级高新区,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规模效益、集聚效应得到充分体现。

正因为布局广泛,江西的国家级经济开区并未集中于一城一地。梳理全国233个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区域分布,与部分城市集中于重点城市不同,江西分布于省内多个地市,每一个经开区都有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特色的支柱产业,不仅布局相对均衡,且形成错位竞争、互补发展之势,在不同地区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

国家级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省商务厅 供图

究其原因,江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全国唯一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闽三角毗邻的省份,本身就具有“四面逢源”的发展优势。同时,外有中西部产业大转移、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机遇,内有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探索契机,加上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中部崛起、国家腹地建设等众多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优势,江西在中部乃至全国都有着突出的重要性,能拿下众多国家级平台并不令人意外。

同时,江西是我国重要的有色资源大省和工业大省,锂电、铜、稀土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形成了以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更造就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区域发展格局,省会、省域副中心城市、其他地级市齐头并进,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乃至多个独当一面的产业,不乏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影响力。

南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汽车,赣州的电子及稀土产业,九江的石化产业,宜春的锂电新能源、上饶的有色金属等产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最近升格国家级的贵溪经开区则以铜、铝产业为主,铜产品全球覆盖率已超过80%,首位产业集聚度高达96.67%,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更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国家级经开区最多的地市不是省会南昌,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赣州坐拥赣州经开区、龙南经开区、瑞金经开区及赣州高新区四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密度之高足以与诸多省会城市相提并论。

这背后或许不乏国家对革命老区振兴的政策惠及因素,但与各自的区位优势、产业实力紧密关联,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锂电稀土等资源富集的产业优势、百亿级产业迅速崛起的发展优势,才是更重要的支撑所在。

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广泛布局,既避免了开发区普遍存在的“千区一面”的老问题,又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产业结构同质化、重复建设乃至非合作博弈的弊端。

02

开发区强,江西综合实力强;开发区优,江西发展质量优。

作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探索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

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共有23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7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超过160个综合保税区。其中,有着40年历史的国家级经开区,以千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接近四分之一的外贸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额。

正因为这些特性的存在,不久前在天津召开的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级经开区再被赋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的重任。

全国如此,对于深居中部腹地却又肩负起内陆双向开放探索重任的江西更是如此。

贵溪经济开发区。 江西省商务厅 供图

据统计,加上刚获批的贵溪经开区,江西全省11家国家级经开区,以不到800平方公里的面积,创造了全省九分之一左右的GDP总量、五分之一强的工业营业收入,更是创下了1/3左右的外贸进出口、1/4左右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堪称全省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创新创业的主平台。

如果加上国家级高新区及各类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更是撑起了江西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着独一无二、难以替代的重要性。

过去几年,开发区一直都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之一。去年全年,江西开发区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9.7%,而全省同比增速为5.3%。今年以来,江西开发区工业加速向上,上半年全省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

国家级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西省商务厅 供图

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最具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具行业竞争力的高新产业集群、最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几乎都云集于开发区内。

如果说过去开发区主要凭借相对特殊的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担起吸引工业企业集聚、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引领招商引资的重任,那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深化,加上全球地缘格局、经贸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以及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加速,开发区则要在营商环境改革、科技产业创新、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更深层次勇挑大梁。

正如江西省有关负责人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会上所强调的,坚持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方向,强化开发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的统筹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导园区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人才、资金等先进生产要素在开发区自由高效流动。

产业结构的变化,最能说明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江西开发区成立初期,还以冶金、建材、化学原料、纺织、石油、煤炭、食品等传统资源性工业为主导;但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批量崛起,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产业含“新”量、含“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江西制造业“1269”行动计划的主阵地。

地位有多重要,发展能级有多高,责任就有多重。以经开区、高新区为代表的各类开发区,既是江西过去经济能保持高增长和强大发展韧性的关键,也是未来继续突围乃至全国不断进位的关键。

03

“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

过去40多年来,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但高峰时期全国涌现出近7000个各类开发区,经过多轮清理整顿之后保持在2000多个的水平,但个别开发区仍然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投资效益不高、债务隐患等问题。

因此,推动健全开发区管理体制、强化开发区基础管理、优化开发区区域布局、完善开发区功能定位、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就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重点。在这方面,江西开发区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去年9月,江西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开发区主责主业不够聚焦、动力活力不足、要素支撑不够有力等突出问题,开展新一轮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这一轮改革的核心在于刀刃向内,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大幅压缩管理层级、严控领导职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此,江西大刀阔斧清理整合了一批“小、散、弱”开发区管理机构,撤并整合一批开发区管理机构。目前,全省开发区管理机构由251个减少至149个,同时明确开发区内设机构以下不设二级内设机构,目前已撤销二级内设机构200余个。

要知道,开发区的优势就在于能“闯”敢“干”,能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能快速应对各种超预期事件的冲击,叠床架屋式的管理机制显然不合时宜,机构精干、扁平管理、精简高效的治理体系是题中之义。

同时,面对开发区与行政区交叉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的现状,江西积极推动“区政合一”治理模式,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有效理清了开发区、行政区的功能定位。

众所周知,开发区属于经济功能区,并非一级行政区划,以经济、工业、外贸发展为主,没有相应的民生、社会管理功能。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利于激发开发区“拼经济”的探索动力,但随着城镇化突飞猛进,产城之间开始深度融合,开发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亟待梳理规范。

面对这一问题,江西积极推进开发区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改革。部分国家级经开区采取“区政合一”模式,依托所在行政区承担社会管理事务;部分省级开发区明确不承担社会管理事务,明确将民政、残联、信访、司法、人民武装等社会管理事务予以剥离。

与此同时,针对开发区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改革任务,江西探索“管委会+公司”的新型管理模式,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开发运营管理体制。根据这一模式,管委会负责开发区发展规划、招商政策制定、企业服务以及政策落实等工作,公司负责园区建设、运营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

这一管理模式之变,也为后续的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变革奠定基础。随着建设统一大市场成为重大战略部署,加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各地的招商引资,正在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

面对这一新变化,过去以官方机构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迎来转折点,而以平台公司为主力的市场化招商新模式正在兴起,营商环境则是未来决定各地招商引资成效的关键一环,开发区在这两方面无疑都有着领跑优势。

江西最新印发的《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明确提出,深化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机制创新,强化开发区建设运营公司的招商职责,构建“政府+招商公司+第三方专业机构”联合招商体系。

可以说,江西开发区正以体制机制改革重塑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以营商环境优化再造招商引力,向“新”而行,向“质”而进,发挥经济发展主阵地、改革开放试验田、创新转型驱动器的积极作用。

海报设计:祝碧晨

隔热门窗品牌

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

隔音门窗品牌

上一篇: 铝合金门窗安装对身体有害不
下一篇: 铝合金门窗安装师傅及小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