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街道对私自改变建筑结构的厂房,坚决予以整改。
走访整治“三小”场所、居民楼和出租屋、举办火患整治培训班、免费为出租屋的电气主线安装接地……自今年3月被列为深圳市挂牌督办火灾高风险区域以来,西乡街道根据宝安区委会议精神,采取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借力推进的整治策略,有序开展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工作。
“楼顶天面疏通了、逃生窗打通了、乱搭的电线也被清理了……我们的生活更有安全感了。”来自西乡街道凤凰岗社区星宏科技园的员工小王对周围的变化赞叹不已。从被列入整改“黑名单”,变成现在的学习典范,自8月份展开集中整改至今,星宏科技园通过抓好每件小事落实整改工作,成为西乡街道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的示范点之一。
撰文: 苏国锐 何俊
A 创建“五化三转”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西乡街道是宝安区的工业重镇和外来人口大镇。在58.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聚集了6255家工业企业,共有工业建筑864栋,工业园区238个,大量老旧工业厂房由于消防设施缺乏、电线陈旧老化,成为火灾隐患的“顽疾”。
与此同时,街道有25个社区,实际管理人口104.3万人,建有出租屋1.15万栋,41万套出租屋,“三小”场所1.77万家,消防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为西乡街道整治火灾隐患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面对严竣的消防安全难题,西乡街道专门成立了火灾高风险区整治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根据整治进度情况,不断优化,先后设立了10家整治工作功能组、8个片区督导组、9家工业企业整治组和3家公共场所整治组,25个社区火灾隐患整治专班,同时引入4家专业服务公司,形成以街道统领指挥,工作组督促落实,社区全面推进,专业专项整治的火灾隐患整治格局。
同时,为有效贯彻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全面筑牢街道消防安全“防火墙”,西乡街道还创建了消防安全“五化三转”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其中,“五化”即标准化、表格化、责任化、智能化和法治化;“三转”指从就巡查抓巡查、就整治抓整治转变为人、屋、车等综合治理为主;从政府巡查整治转变为业主巡查整治为主;从走形式的巡查整治转变为一片一片、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最后一栋一栋的巡查综治。
几个月前,固戍社区的一栋老旧厂房引起了固戍社区消防民警的注意。原来,这座老旧厂房被租给一些生产销售铝合金门窗的小作坊,由于所处地段较好,作坊生意十分红火。固戍社区消防民警检查时却发现,该厂房二楼约800平方米的空间竟然被改装成数十间小户型房间,住有45户、近百名居民。内部阴暗逼仄,白天仍需要开灯。过道宽度不足1米,还放着货梯、自行车、生活废品等,挤占了逃生通道。
消防民警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厂房二楼的改造涉嫌私自改变建筑物用途,需予以整改。为此,固戍社区消防民警联合街道、社区安监部门,多次约谈租户和业主委托人,向其讲明利弊,并多次与租户进行协商。最终,大部分租户同意搬出,业主方也同意退还租户押金,配合整改。
B 补齐消防设施 完善科学工作制度
9月初,西乡福中福社区一出租屋里,陈峰(化名)在夜里被烟雾报警器吵醒,发现蚊香烧着了附近的纸皮,火光逐渐变盛,所幸,火还没有蔓延开来就被发现了。回想起这事,陈峰还心有余悸:“太幸运了!一个月前,这房间还没安装烟雾报警器,如果不是火患整治要求安装,后果不堪设想。”
连日来,西乡街道的火患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每到周日,指挥部都会召开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推进会,听取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重点、难点问题,现场研究制定整治工作措施,统一工作部署。
指挥部还结合街道火灾风险特点,编印了《西乡街道“四类”场所整治标准》《西乡街道出租屋、“三小”场所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手册》等方案,举办各类人员统一标准的专题培训来推进整治工作。
西乡街道还为居民消防设备免费安装服务,为社区出租屋业主、三小场所经营者提供免费安装消防设施、设备,并且协助业主辨别消防产品真伪。此外,街道还组织了消防培训专家,指导业主、经营者、管理处责任人等重点人群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通过悬挂火灾整治横幅标语、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制作消防宣传墙、设立消防安全宣传专栏、依托媒体专题报道整治工作、开设“西乡消防”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消防安全。
在整治公共场所等“四类”场所方面,西乡对“四类”场所全面摸排初始台账,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消防专家全面展开火患排查工作,对存在重大隐患不整改的,纳入“黑名单”管理,不予办理租赁合同,并组织供水、供电部门对相关场所进停水、停电处理。截至11月16日,共实施“黑名单”纳管场所57家,督促完成整改36家。
C 排查和整治齐抓 确保整改有效落实
“现在,出租屋和‘三小’场所的整治完成率达到了100%。”西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目前已经完成第一轮排查以及第二轮全面整治,接下来将着重从三个方面继续完善整治工作。
一是加大整治力度。统筹整合现有整治力量,结合工业园区火患整治“十二字”工作方针,加快进度,强力推进公共场所、工业建筑隐患整治,在11月下旬完成各类场所的隐患整治工作。
二是对照标准保质保量。对照深圳市整治的内容和要求,对重点整治地区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逐项排查核对,对达不到整治要求的,及时落实整改,确保按质按量完成专项整治任务。
三是建立“四类”场所隐患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在维护前期整治工作成效,防止回潮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各类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火患整治工作能有效落实。
截至目前,西乡街道累计出动2万余人次,累计排查整治各类消防隐患13.07万处,共排查整治出租屋10626栋、“三小”场所17648家、公共场所915家、工业企业6303家,分别完成整改10626栋、17648家、544家和3312家。拆除铁皮包泡沫板5900平方米,清理违规住人94宗,整治电线乱拉乱接1265处,打通逃生天面1900处,开设逃生窗2234栋,拆除、封堵阁楼住人22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