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知音体的“青田亿万富翁为云和农妇隐居云和深山”的稿子,时隔半年,重出江湖,依然分分钟刷爆了朋友圈。
不到24小时,文章的点击量超过了10万+。
满屏都是满满的祝福,当然也有很多的不解与疑惑。
有人觉得剧情太过荒诞;有人感叹人类感情的奇妙,匪夷所思;还有人质疑世间是否真的存在这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疑惑,为什么一个亿万富翁愿意倾其所有和一个普通的农妇自此隐居山林,双宿双栖?
那么就跟随小编,化身游客走一遭“梯田驿栈”去吧。
走进梯田驿栈
2016年4月10日,天降暴雨,云和县城通往梯田景区的路边又堆满各种石块,行车异常艰难。从车窗往山下看去,只见得缭绕的云雾,宛如仙境。
沿山路蜿蜒而上,九转十八弯。
“梯田驿栈”的牌子并不十分好找,因为相比附近的民宿,着实显得低调和不起眼。
“梯田驿栈” 门口
“老板,外面下了好大雨,可以吃顿饭吗?”
“可以,你们几个人?”
刘丽娟今年正好60岁,或许是天天在高山吸氧,一头乌黑干练的短发隐藏了她的年龄,显得十分年轻,只有眼角和额头上的皱纹留下了岁月的蛛丝马迹。
简单的几个农家菜,味道棒棒哒
没有过多的寒暄,刘丽娟利索地炒了五个菜。一盘菜干扣肉摆在圆桌中间,剩下四盘高山蔬菜都是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的,保留了菜汁的原汁原味。
“我也不知道你们吃不吃得习惯,如果吃不来的话我去给你煮粉干。”刘丽娟十分客气,双手在围裙上反复搓揉,好像生怕怠慢了远道而来的贵宾。
第一眼看去,小编就觉得老板是一个踏实淳朴的阿姨。
60岁的刘丽娟提及这件事显得很无奈
饭也吃了半碗,我闲聊几句后自然而然地把话题渐渐扯向正题。
“阿姨,这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好像就是写的你们家民宿,似乎还夹带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我知道,但也不全是那样。”刘丽娟突然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其实,其实不是网上传的那样子,这几天因为这件事情我接到很多询问的电话,真的蛮苦恼。”
7个关键焦点,小编与刘丽娟面对面
焦点1:姚南山夜宿畅谈表钟情?
网文重现:晚饭后,姚南山和朋友一番洗漱,回到房里。姚南山毫无睡意,透过窗户看着月色。院子里,刘丽娟正在担水,她利落地将水倒进备用的水池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再继续,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
记者求证:那是2013年的夏天。那一年,姚南山65岁,和四位朋友一起来云和梯田采风。兴许是如诗如画的梯田让姚南山兴致勃勃,这一拍就从一大早拍到了中午一点。姚南山一行饥肠辘辘,正巧路过刘丽娟家的小卖部,便进去碰碰运气,看看是否可以解决一顿午饭。
善良朴实的刘丽娟已经习惯为前来游玩的客人提供饭菜,便欣然应允。都是土家菜,都是最简单的烹饪手法,但一桌六个人却吃的津津有味。
“他也是,大家都不认识,第一次见面就问东问西。”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刘丽娟显得有些害羞,“那一顿饭吃完,我家里的事情他也了解一二了,包括了我去世的丈夫。”
酒足饭饱后,姚南山要了刘丽娟的电话号码,之后便离开了云和。
关注焦点2:关于女儿蓝芳芳的病情
网文重现:直到2000年,蓝芳芳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治疗费用要近10万。
记者求证:刘丽娟19岁便嫁入蓝水平家,此后家境虽算不上富裕,但小日子也算过得踏实。因为自己未孕,后来和丈夫领养了一个女儿蓝芳芳。
女儿在1岁多的时候经常脚痛,四处求医但未有结果。直到芳芳在13岁那年在杭州确诊,是因为腿部的神经受到压迫使得无法站立行走,前后三次手术后,当年的蓝芳芳便已经完全痊愈。
说起女儿,刘丽娟只是怕她担心,因为外界关于“股骨头坏死”的风言风语让其母女备受困扰。
“她现在在外面培训,说要考一个导游证呢。”谈到女儿有出息,刘丽娟脸上还是满满的幸福。
关注焦点3:刘丽娟是否从青田跑回了云和?
网文重现:那天中午,刘丽娟来到了青田,姚南山非常高兴,亲自下厨做菜。可等他做完饭,刘丽娟却不见了。邻居告诉他,刘丽娟已经回去了。
平日里刘丽娟大多还是守着自己的店
记者求证:刘丽娟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幸福,感情一定是纯真而真挚的。自己确实也同姚南山回过青田几次,但是上述桥段却不曾存在。
在刘丽娟的感受中,这只是一段平凡的黄昏恋,而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故事。
关注焦点4:是否真的有亿万身家?
网文重现:“我不是故意隐瞒你。”姚南山百口莫辩,焦急地说道:“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告诉你……都怪我不好。”见姚南山急得语无伦次,刘丽娟反而有些自责:纵然他有亿万资产,却从未在她面前有丝毫炫耀,也从未因为富足而瞧不起她,真是一个难得的好男人!她安慰道:“我只是一下子接受不来那么多信息,既然现在清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你是亿万富翁也好,身无文分也好,咱们情谊是一样的。”
心灵相通的两个人
记者求证:姚南山在西班牙已经超过三十年,回来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
姚南山在青田的房子临街,因为要解决道路拓宽的相关事宜,不得已从国外回来,那个时候是2013年初。
由于短期内都得待在青田,眼下又实在无事可做,实在耐不住无聊的姚南山便和几个朋友一起琢磨投资点啥?
一来二去这么一合计,大家决定都投资云和某家铝合金厂。
“我连他身份证都没有见过,你要问我,我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他身家有多少。”刘丽娟一脸朴实,“他小孩都在国外,那我自然更是没见过,他有多少钱我现在都不清楚。但是他告诉我铝合金厂他投资了500万。”
关注焦点5:双方是否结婚?
相伴比承诺更加珍贵
记者求证:对于是否有法定手续这个问题,刘丽娟倒显得特别豁达:“我们没有领证,一来怕孩子们会有意见,二来年纪都那么大了确确实实也是没有必要。”
谈及女儿,刘丽娟十分欣慰,“她不干涉我和老头子的事情。”
关注焦点6:关于”梯田驿栈“的始末
“梯田驿栈” 正门
网文重现:2014年秋,姚南山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刘丽娟眼前,坚定地问:“你不是说想开一间农家乐赚钱还债吗?这是我的强项,就让我留在云和,做你的大厨。”
记者求证:姚南山每个月大概会来云和三到四次看看刘丽娟,渐渐地也了解到刘丽娟一个人却要担起一整个家的难处和辛酸。
2013年,刘丽娟只有一个小卖部,而她做梦都想开一家民宿,而且,是用自己的钱开一家民宿。
干净整洁的民宿
对于民宿,这个操劳了半辈子的善良女人自然是不懂的,好在遇到了姚南山。在姚南山的建议下,这个装修工程算是开工了。
“梯田驿站”造价大约在60万左右,几乎全是从亲友那借来的钱,一直到今天,大约还有30多万没有还。
“慢慢来吧,我挣一点,就还一点。”用自己的钱做自己的事情似乎一直是刘丽娟的信条。
“装修那段时间真的都是我一个人在搞,从天亮搞到天黑,每天累得坐下来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倒下就想睡。”
“您先生有没有说过要资助你建民宿什么的?”
“没有,当然我也不会用他的钱的。他还是包办了我们家民宿的所有铝合金窗户呢。”
为什么要叫“梯田驿站”?
这个名称是云和县图书馆长取的,希望过路的游客能在此歇一歇,留恋一下山河风光。
关注焦点7:遇到子女的拦阻怎么办?
网文重现:早在姚南山舍弃一切回到国内时,就遭到了三个孩子的强烈反对,可当他们齐齐回到国内,准备劝阻父亲的时候,看到父亲眉目间是多年不曾有过的笑和满足,他们就心软了。刘丽娟忙前忙后地招呼他们,没有丝毫的拘束和尴尬,就像原本他们就是外出的游子,终于回到温暖的家。
记者求证:刘丽娟告诉小编:“姚南山的子女都在国外,我至今也从未见过,更谈不上什么阻拦了。倒是我闺女这一边,她没有什么意见的。”
网文带来的人和事
“他们俩的故事我们本地人早就听说了,她男人我也见过几次。有钱都只是听说,她自己都不知道我们更不知道了。”村民刘大伟开着小货车正好路过客栈门口停下歇脚。
因为暴雨,加上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找人这事儿真的还蛮碰运气。
好在找到一家民宿“田园牧歌”,老板季永金谈起这件事也是竖起了大拇指:“她真的是辛苦大半辈子,现在能把孩子拉扯大,开起民宿来真的很不容易。至于姚南山因为很少出现,所以其实我们知之甚少。”
姚南山和刘丽娟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云和人,被传为佳话。
云和县旅委常务副主任梁超伟告诉小编:这段佳话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只是传到现在有些情节被夸张和放大,而这对当事人其实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请问,可以吃中午饭么?我们是特意来的。”
说话间,一对从北京来丽水旅游的夫妇走了进来,原来,他们路过云和时听说了这家客栈的爱情故事,便一路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