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深州依托区位优势、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群众文化,秉承“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全民参与”理念,进一步加大投入、活化载体、营造氛围,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文明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不断加大硬件投入,打造“人居福地”。该市把文明城市创建与省级园林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城区公益设施建设,提升城区形象,提高居民居住幸福感。投资近亿元建成锦绣广场、长城公园、火车站广场、顺兴生态公园4个主题公园,建成苗木观光园、生态采摘园、滨水园和祥、瑞、顺、畅、怡、锦、绣特色游园10个,建成长江路节点小游园12个。总投资约8000余万元,建成集植物科普、休闲集会、康乐健身、儿童游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水景植物公园——东山植物园。累计投资5亿元改造长江西路、审计路、永盛大街等8条城区道路,启动了顺兴、顺发、顺达、恒诚等7条主干道路新建工程,完成了“十纵七横”的路网框架。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生活垃圾160吨的垃圾处理场全部投入运营,市区日供水能力5.36万吨,城市天然气管道延长至30公里。大力实施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新安改造路灯2300余盏,全面提升街道美化效果,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活化创建活动载体,融教化于无形。该市把文明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城市的灵魂,以建设“满意城市、美丽乡村、和谐企业”为目标,引领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内涵。一是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该市连续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最美深州人”活动,让“草根明星”成为当地的、身边的道德引领者,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先后有1人被评为“河北雷锋”、1人被评为“河北道德模范”、8人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二是道德讲堂提升素养。各级文明单位开设“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道德讲堂50余个。全市设立明德讲堂、文明讲堂、志愿学堂、亲子讲堂等10个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分机关、企业、社区、学校、村镇等7个类别,累计开展活动100多场次,覆盖人群2万余人次。三是突出实践,无形化有形。开展“百村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九大专项综合整治、八大文明示范工程、“十大不文明行为”评议等系列主题活动;开展“文明出行、交通劝导”、“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志愿保洁、“凝聚每份爱”专场演出、“日行一善”、“小小志愿者”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市组建乡镇区志愿服务队589支,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5支,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常态化。
营造全民创建氛围,凝聚强大合力。该市充分利用市电视台、电台、深州文明网等媒体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市民文明公约等专栏;利用出租车、市内公交、城乡公交等流动载体张贴宣传标语;在城区主要街道、锦绣广场、东山植物园、高速两侧安装各类展牌;在主要社区、乡镇绘制文化墙,设立功德榜;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童谣创作传唱、情景剧大赛、道德讲堂等一系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深入到社区、学校、宾馆、超市、农贸市场等地发放文明礼仪手册、文明出行倡议书,广泛宣传创建意义、文明知识等内容,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强朝辉、周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