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成“老赖”ofo全线崩盘!马化腾指认“杀死”小黄车的凶手-多少人想杀了马化腾

近日,ofo创始人戴威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北京海淀区法院正式列入“老赖”大名单。在一纸限制消费令下,飞机、高铁、旅游、房子统统拜拜了。

(编者注:东峡大通为ofo运营方)

远比个人危机严重的是,ofo稳定的用户群一夜崩盘。截止到2018年12月18日,其排队退押金的用户已突破1000万人。

若以每人99元计算,ofo仅押金一项债务就高达9.9亿,更何况相当一部分人的押金都是199元。

这意味着ofo距离破产仅一步之遥。

有人说,押金在账户上,直接退回去不就完了么?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据财新网报道,早在2017年12月,ofo就因资金紧张,将30亿用户押金挪用一空。

满城穿梭的小黄车,为什么说黄就黄?

从2015年成立至今,3年里ofo一共拿到12轮投资,融资金额高达150亿元。2018年3月,ofo估值30亿美元(近200亿人民币),创始人戴威的身家超过35亿人民币,荣登胡润年轻富豪榜。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孔尚任《桃花扇》里的评句送给戴威恰如其分。

大起大落的故事从来不乏复盘者,以从帝国崩塌的前因后果,还原一份《创业启示录》。

派系斗争、上层变动、腐败成风都曾是ofo的杀手之一,但这些病没有切中要害,正如马化腾所说:“最近这么多分析(ofo)的文章,没有一个说到真正原因。”

12月20日,在一个“谁杀死了ofo”的朋友圈讨论中,

马化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真相:“veto right(一票否决权)”

从腾讯大风大浪般经历走过来的马化腾、共享单车幕后的推手马化腾,可以说对ofo的衰败洞若观火。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ofo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

,竟然有5张否决权票,它们分别是:戴威、滴滴、阿里、经纬和金沙江创投。

换句话说,只要有相关利益,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动用手中的一票否决权,从而决定ofo的生死。

当遇到利益不均、意见不合时就否决,甚至恶意使用否决权,这样的公司怎么开下去?

所以,虽然ofo背后的大山一座比一座强,但这种盘根错节的股东关系,从ofo诞生之日起,就埋下了溃败的种子。

梳理ofo从成立、起飞、坠落的路径,三个关键时刻的否决,有可能导致ofo今天的全线溃败。

1. 合并流产:戴威一票否决,背后阿里支持

影响ofo命运走向的第一个关键时刻,是2017年的第四季度。

2017年10月开始,摩拜与ofo双方正式对坐于谈判桌面前。根本原因在于投资人对烧钱现状的不满。

彼时摩拜的第一大股东为腾讯,ofo的第一大股东为滴滴,双方率先达成默契。在合并方案中,合并后的公司将设立联席CEO制度,由摩拜CEO王晓峰和ofo创始人戴威分别担任,董事长任命权归属滴滴。

对滴滴和腾讯来说,这样的结果近乎完美。滴滴手中握有人事任免权,可攻可守,即便与创始团队交恶,也具备自建单车团队的能力;而对体量更大的腾讯来说,无疑是最大赢家。在双方残酷的博弈之后,最终的执行者不论是滴滴还是摩拜,自己都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而有了赢家,自然有人要在这场可能的合并中低头认输——

戴威将丧失控制权,阿里将彻底与单车赛道第一梯队无缘

变数亦出现在戴威与阿里身上。

在11月的某个周末,戴威赶走了滴滴派驻的原高级副总裁付强、原滴滴开放平台负责人南山、原滴滴财务总监Leslie Liu,并删除了他们的内网权限与公司邮箱。

据当时ofo内部人士透露,

戴威之所以敢于直接将滴滴高管赶走,实际上是得到了阿里的关键承诺。而

《财新》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阿里、蚂蚁金服将立即注资ofo,缓解后者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最终,合并谈判只进行了一月有余,(11月中旬)合并之说正式破产,

戴威行使了自己的一票否决权。与此同时,ofo与其最大股东滴滴的矛盾公开化

。撮合合并失败后,

朱啸虎选择退出。在此后的媒体采访中,朱啸虎都拒绝回答与ofo有关的任何问题

2. 融资失败:滴滴否决阿里系投资

对单车企业来说,冬天绝对是噩梦,单量锐减的直接后果是收入的断崖式下跌。

摩拜选择了“不开年会,全员没有年终奖”的方式节流,而原本可用于驰援ofo的新一轮10亿元融资,并没有到账。

早在2017年12月,阿里和蚂蚁金服决定出手投资ofo,

资金用途双方协商一致——用于回购主张合并的老股东的股份。而这个“主张合并的老股东”就是滴滴

程维非常清楚,一旦在投资协议上签字,就意味着将被ofo的创始团队踢出局。滴滴无法坐以待毙。据虎嗅获得的消息显示,

或许是滴滴与ofo此前曾签署过股份反稀释协议,也或许是滴滴联合其他股东杯葛,总之,阿里的这笔投资迟迟未能进账

同时,滴滴宣布在线下重新投放小蓝单车,并与运营小蓝单车的天津鹿鼎科技达成协议,小蓝单车用户支付的押金和充值余额可转换成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这个举动相比起实际意义,更像是一种肌肉展示和与ofo划清界限的宣告。

至此,ofo的现金流进一步吃紧。

3. 阿里否决滴滴收购ofo

2018年4月,滴滴高层已经开始推进收购ofo的谈判,最快可于6月官宣。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显示,8月,滴滴与ofo一度已经谈拢,只差最后签字。最终是阿里系与滴滴未能达成一致。

原因在于,尽管阿里仍然是滴滴的股东,但在公司治理与决策层面已经不具备话语权。让滴滴吞下ofo就意味着让前者独占了一线城市的单车投放份额和用户行为数据。这显然对阿里的线下单车布局不利。

收购方案未能达成,滴滴先后两次发生了司机强奸杀害女乘客的重大安全事故。滴滴不得不面对由此衍生的政策收紧、单量下滑、收入减少,在客观上,ofo彻底失去获得滴滴收购的机会。

对企业发展来说,一个“霸气独裁者”至关重要,过度民主反而经常坏事。

1994年,潘宇海和姐夫蔡达标创立真功夫,各占50%股份,这意味着他们各有一票否决权。公司做大后,两人矛盾激化,谁也不服谁。潘宇海制定的规划,蔡达标说改就改;蔡达标制定的规划,潘宇海宣布作废。

在这种局面下,投资机构敬而远之,真功夫错失上市良机。即使后来潘宇海把蔡达标送进监狱,但由于股权一致,双方仍然缠斗不息。曾经对标麦当劳的连锁中式快餐,现在越来越没存在感。

李国庆和夫人俞渝曾经携手打下当当网,两人同属极度强势性格,经常意见不统一就让决定推迟三个月。当当网就在两人的争端和内耗中接连失去亚马逊、百度和腾讯的投资,最终成为互联网的弃子。

不只是规模型的企业,草根公司同样需要一锤定音的话事人。2016年,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7美女创业开餐厅,不到半年亏得底朝天,根本原因就是人多口杂,大家都是舵手,却没有一个船长。

目前,中国企业数量超过2000万家,平均每分钟就诞生7家。然而它们存活率却低得惊人,一半企业的寿命不到4年,三分之一倒在了缺乏最强控制人上面。内讧、拖延、彼此消耗,最终拖垮了创业梦。

我们看那些成功的企业:

任正非不到1.4%的股权,掌握万亿华为;

马云7%的股权,阿里巴巴还是他的;

马化腾13%的股权,腾讯永远是他说了算;

刘强东15.8%股权,京东连个二号人物都没有!

即使股权被稀释到极致,他们也牢牢掌握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没有任何投资方可以挑战他们的权威,更何谈一票否决。

我们现在来看,ofo的管理层设计荒谬到极点。

滴滴可以否掉戴威的决策,阿里、经纬都可以站在自己的利益场,对ofo指手画脚,这样的创业团队不死掉才是奇迹。像戴威这种90后创业者,说到底还是太年轻,玩不过一群老司机。

上汽大通皮卡报价及图片

大通大家9

上汽大通v90柴油版报价及图片

轻客车型

上一篇: 虚拟银行加速货币?虚拟银行加速货币交易
下一篇: 别克车贷合作银行别克车贷合作银行有哪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