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坐井观天的话,你的世界永远只有那么一点点大。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出国去见世面,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可是,出国的花费成本不低,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于是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多看书。多看书同样可以更快的拓展你的视野,你的世界观。
对马云有了解的,知道他在10岁左右时,已经开始对英语感兴趣。他通过学习新的语言,通过英语和国外友人交流,感受的是另一种文化,对他的人生启发很大。其中的两次出国,对他的影响很深。一次是他大学期间,去澳大利亚看望自己曾经的笔友。回来之后,身边朋友的评价是,马云整个人都变了一个人一样。第二次是他担任大学英语老师期间,因为他的英语口语非常出色,随商务部到美国要债,见识到了互联网,他感觉看到了未来,也萌发了创立互联网公司的念头,也就有了现在阿里巴巴。20世纪90年代,马云去美国见识互联网的经历,不恰当的比方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去过火星的地球人,马云就是这样的人。
另一个人就是乔布斯,20岁上下的年纪,他去印度学习佛教禅宗,流浪了半年,他在印度最大的感受是,印度人做事做判断,不像西方人凭借理性分析,更多的是依赖直觉。数学,物理、化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浸润,培养了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有正确的一面;感性是不是一定是错,也不一定了。
在读《乔布斯传》的时候,书中提到了另一本书,对乔布斯学习佛教禅宗影响很深,就是拉姆达斯写的《此时此刻》(Be here now)。鉴于乔布斯的巨大影响力,我也非常想看《此时此刻》这本书。于是,在当当网找了许久,没有找到这边书。想起了过去曾在淘宝上买到过许多未正式在国内发行的影印版书籍,我开始在淘宝上找,结果找到了这本书《活在当下》(Still here)。作者同样是拉姆达斯,读罢感慨,内容不过如此。
《活在当下》是我在淘宝上购买的第6本影印版书籍,其他的还有几本,一一介绍给大家。
有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创作型音乐人的成长之路,于是很想看看关于他们的传记,他们写的书之类。找来找去,找到了郑钧写过一本书《菜刀温柔》,汪峰写过一本书《晚安北京》。非常想看这两本书,可是在当当网,杭州的博库书城,都找不到这两本书,于是我求助万能的淘宝,总算在某家店铺里面找到了这两本书。
郑钧的《菜刀温柔》,是以一群在北漂的音乐人为背景的恋爱小说。文笔算不上好,而他创作的欲望,又来自于日本的作家太宰治写的《人间失格》,于是我又读了《人间失格》,同郑钧的小说一样,不明所以,没看明白太宰治到底想表达什么。
汪峰的《晚安北京》,想读这本书,启发来自高晓松写的《如丧》,音乐人的放荡不羁,那种才华,那种人生的乐趣,深深打动着我,于是我还想找到一些类似《如丧》的书多读读。等收到《晚安北京》这本书,前面大约五篇汪峰写的音乐创作的随便,真的很精彩,也很有见解。到后面正式的小说,不过尔尔,汪峰曾说,想把小说拍成电影,那也不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一家之言,随便说说。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掀起国人读诺贝尔文学奖书籍的热潮,不能免俗,也找了好多本经典的诺贝尔文学奖书籍来看。后来有专门关注华人诺贝尔文学奖的书,或者讲述中国故事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书,于是,高行健的《灵山》《一个人的圣经》,还有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进入视野。
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等。创作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荣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灵山》的文字,有点偏散文,有点诗歌的味道,同样是一部对话占大部分篇幅的小说。非常值得一读,再度,可以多读几遍。而另一部《一个人的圣经》,对比《灵山》稍显平淡。
赛珍珠,美国人,生于1892年,但是她在中国生活工作将近40年,创作小说《大地》三部曲,分别是大地、儿子和分家。荣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大地”讲述一个农民的成长;“儿子”讲述一个军阀的成长;“分家”讲述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描述中国人,在民国时期,近代的人情变迁,这部小说写的非常朴实。值得一读。
以上就是在淘宝上购买的几本影印版书籍,值得推荐的三本是《晚安北京》、《灵山》和《大地》。如果你也想打开另一扇窗看看不一样的世界,那就打开淘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