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成胜基金经理的一些知识点,和成胜基金经理排名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2021年后基金是不是越来越难拿?
这个问题提得好!在当下爆款基、日光基不断涌现之时,是该冷静面对和思考了。下面谈谈我的认知。
我是老股民了,目前满仓基金,盈利比较乐观。但最近有几个现象引起了我的警觉。
第一,基金抱团股已涨到令人非解的地步。富国基金名星经理李元博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讲到,现在再去挑选价值类成长股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我还看到,已有四干多亿资金先后南下,去香港抱团做港股了。这说明,国内抱团股的估值也许偏高了,至少继续推高的空间大不如之前了。
第二,自以为本轮股灾牛已进入下半场。股市的牛熊转换是有周期的,唯有按周期做股票,才能保赚不赔。做基金也是如此。拫据我对股市周期的多年摸索,此轮牛头熊从2019年初起步,认为明年最迟后年,大摡率会见顶。由于基金持有的主要资产是股票,因此,一旦大盘走熊,基金也会随股票的凶猛下跌而大幅回撤。我曾分析过一些极优质的基金在2015年股市转熊后的表现,也都跌得稀哩哗啦,更不用说其它平庸基金了。有专家声称,中国证券已进入十年黄金上升期,对此,我觉得纯属臆想或宣传,因为国内股市目前还不具备走长牛的条件。这就好比2000年后,专家们一直在说房价会跌,结果每次说完就被打脸。
第三,实战高手有离场迹象。因为长期在上海从事经济工作,我也认识不少证券界专业人士,有的还很著名。在本轮牛头熊中,他们可以分成两波人,一波人墨守成规,坚持炒股,至今已赔得找不到北。股市向来以输赢论英雄,由此可见,对专家也不可过于迷信,他们也会犯错。另一波人则思路敏捷,从2019年起即满仓基金,现在获利已十分丰厚。对于后者,我才认为是真正的股市高手,因为他们能够审时度势地改变投资策略。然而今年初我已发现,实战高手们普遍认为,2021年做基金的收益大不如2019年和2020年了。个别的已从基金中见好就收。这倒让我联想到一件事来,记得2014年下半年股市一片火爆时,得知一位朋友的朋友已清空股票,转投房市后,还十分纳闷和不理解,直到2015年年中股市转熊,2018年上海房价翻番,方才明白其对市场的预判之精确。这也是我后来比较信仰实战高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认为2021年后,投资基金虽然仍存在一定的赢利空间,但正在逐步进入高位风险区。
我的打算是,在春季行情中,逢高分批止盈一批基金,腾出一半现金,备用;从加强防御性出发,建立新的基金投资组合,再坚持一年看看。说实在的,既便是做基金,我也不愿意站在牛头上,举着钢铃站岗放哨。
2015年还有哪些有名的公募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公司团队庞大,研究体系完备,可利用的资源丰富,为新人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年轻人挑大梁是否真的意味着“人才荒”的存在?位居权益类基金三年期业绩排行前列的基金经理,均为新生代基金经理。
陆家嘴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成胜、蒋建伟、郭鹏飞、刘宏、彭敢、宋昆、王培、骆泽斌、陈锦泉、杜猛等十位年轻基金经理,不仅业绩出色,还表现出较好的业绩持续性,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
OK,关于成胜基金经理和成胜基金经理排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